苟苟合,“简”《道藏》本、刘绩《补注》本、《四库全书》本同王
苟:苟合。 “简”:《道藏》本、刘绩《补注》本、《四库全书》本同。王念孙《读书杂志》:“简”字后人所加。高注云“君不能使臣为苟合易行之义”,则无“简”字明矣。 易:变易。
发起:生长。 忧寻:即深忧。
心灵的明洁,可以像神灵一样感化,却不能够教导人。眼睛的明洁,可以看到无形,但是不能够告诫人。在人心里头的东西,是不能够被人知道的。因此舜没有下坐席而天下治,桀没有下台阶而天下大乱,可见真挚感情是远远胜过大呼大叫的。自己没有正直之行,而去强求别人实行,从古至今还没有听说过。百姓赞同你的言论而被大众相信,信用在言语之前。百姓赞同你的命令而大众受到教化,真诚在命令之外。圣人居于统治地位,人民受到影响而变化,首先是圣人的真情在起作用。国君在上面行动而臣下不响应,是真情和命令不同的缘故。所以《易》中说:“处在水池中的龙有懊悔之心。”出生三个月的婴儿,不知道什么是利害,却能领略慈母之爱,是因为慈母动之以情。所以言语中能够被采用的,是非常少的一点;不需要说的话而被人采用的,确实是非常广泛啊!身行君子的教导,是讲究信用;符合君子的意图,是忠诚的表现。忠诚、信用在内心形成,受到它的感染,行动就在外面表现出来。所以禹手执干戚,在两边台阶上舞蹈,而三苗便归服了。就像苍鹰飞翔在大川之上,鱼鳖就要潜伏到深潭之中,飞鸟就要高翔远离一样,必定要远远地离开祸害。
儿子为父亲而死,臣下为国君而死,世间有人是这样实行的,不是牺牲自己取得忠孝的名声。恩爱之心深藏于胸中,而不能够避开他们的灾难。因此人们乐其所乐,不一定是为了自己的愿望,但是愿望会随着到来。君子的悲伤,不是要矫正虚伪行止的缘故,而是要让人们心目中明白,真情不能从外面进入,而是从自己内心产生的。
大义比国君更重要,仁爱比父亲更亲。因此国君对臣下,能够使他或死或活,但是不能使臣下做出苟合改变品行的举动。父亲对于儿子,能够使他成长,却不能够使儿子没有深忧。所以大义能胜过国君,仁爱能胜过父亲,那么就会做到国君被尊重而臣下尽忠,父亲慈爱而儿子尽孝。
圣人在上,化育如神。太上曰:“我其性与?” 其次曰:“微彼,其如此乎?” 故《诗》曰:“执辔如组。” 《易》曰:“含章可贞。” 动于近,成文于远。夫察所夜行,周公惭乎景,故君子慎其独也。释近斯远,塞矣。
太上:最上。指远古之时。 “太上”句:许慎注:“太上,皇德之君也。我性自然也。”
其次:指五帝之世。 “其次”句:许慎注:“其次,五帝时也。其民如此,故我治之如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