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10),深入不毛(11)。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12),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13)。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14),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15),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注释】 布衣:平民。躬耕:亲自耕种。南阳:郡名,郡治在今河南南阳市。诸葛亮隐居的隆中(今湖北襄阳县西),当时属南阳郡。卑鄙:见识浅陋,地位低下。猥自枉屈:指刘备自己降低身份。猥,谦词,犹言“辱”。枉屈,屈就。驱驰:奔走效劳。倾覆:指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刘备在当阳长坂被曹操击败。受任:奉命。指刘备败后,亮奉命使吴,联合孙权,共御曹操。二十有一年:这是从刘备三顾草庐访诸葛亮的那年算起。临崩寄臣以大事:指刘备病危时,曾召见诸葛亮,托付他辅佐刘禅,又对刘禅说,要听从诸葛亮的话,“事之如父”。(10)泸:泸水,金沙江的支流。指后主建兴三年(225)诸葛亮南征孟获事。(11)不毛:不生草木,未经开发的地方。(12)驽钝:比喻才能平庸。驽,劣马。钝,刀刃不锋利。(13)旧都:指长安和洛阳,两汉的都城。蜀汉以继汉统自承,故把攻取二地叫做还旧都。(14)斟酌损益:衡量得失,掌握分寸。损,减少;益,增加。(15)咨诹(zī zōu):询问。
【译文】 臣诸葛亮说:先帝开创统一天下的大业还没完成一半,就半路上去世了。现在天下分成三国,我们益州人力疲困,物资缺乏,汉确实是到了十分危急、关系存亡的年代啊。但是,侍卫大臣们在朝廷里不敢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们在疆场上不怕牺牲。这是大家追念先帝待他们的厚恩,想要在陛下身上来报答啊。陛下实在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发扬先帝遗下来的美德,鼓舞志士们的志气,不应该过分地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不合正道,从而堵塞大家尽忠进谏的道路。
皇宫中的侍臣和丞相府的官员都是一个整体,对他们的提升、惩罚、表扬、批评不应该有所不同。倘若有人营私舞弊、违法乱纪,或有人忠诚善良,有了建树,都应该交给负责的部门,评定对他们的赏罚,用来表明陛下治理国家是公平清明的。不应该有偏袒,使得宫中、府中,有不同的赏罚办法。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他们都是贤良诚实的人,志向忠贞,思想纯正,所以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我以为宫廷里的事务,不论大小,都去跟他们商量,然后再施行,那就一定能够防止缺失,弥补漏洞,获得更大的成效。将军向宠,性格和善,办事公平,熟悉军事,从前试用过,先帝称赞他有才能,所以大家建议推荐他担任都督。我认为军营里的事情,无论大小,都去跟他商量,那就一定能够使军队和睦团结,才能不同的人都各得其所。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兴旺发达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东汉覆亡衰败的原因。先帝健在的时候,每当跟我谈论到这些事情,没有一次不对桓帝、灵帝的所作所为感到叹息和痛心啊!侍中敦攸之,尚书陈震,长史张裔,参军蒋琬,这些都是坚贞忠良的能以死报国的大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家的兴隆,就可以数着日子等得到了。
臣本来是一个平民,在南阳亲自耕种田地,只想在乱世中暂且保全性命,不想在诸侯中求得显赫名声。先帝不以为我见识浅陋、身世低微,反而降低身份,三次到我的茅屋里访问我,向我征询对当时天下大事的意见。我因此受到感动和鼓舞,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碰上军事失利,我在失败的时刻接受了重任,在危急艰难的时候奉命出使,从那时候到如今已经有二十一个年头了。先帝知道我遇事谨慎,所以在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自从接受遗命以来,早晚忧虑,惟恐托付的事情不能办好,因而损伤先帝的英明。所以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草木不生的荒凉地区。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刀箭铠甲都已经备足,应当奖励并率领三军,北上平定中原。也许能够竭尽我的平庸鲁钝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曹魏,复兴汉家的天下,回到原来的国都。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向陛下尽忠心的分内职责啊!至于对政事的斟酌处理,掌握分寸,提出忠实恳切的意见,那是敦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
希望陛下把讨伐曹贼、兴复汉室的成效交付给我,如果不见成效就治我的罪,并且告知先帝的英灵;如果没有向您提出发扬德行的意见,就要责备攸之、祎、允等人的过错,揭露他们的怠慢。陛下自己也应该多多考虑国家大事,征询治国的好办法,审察采纳人们的意见,深切地追念先帝的遗言。这样我就受陛下的恩德而感激不尽了。现在要离开陛下远行了,对着这篇表文流泪哭泣,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后出师表 诸葛亮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注释】 《后出师表》:据裴松之注称:“此表亮集所无,出张俨《默记》。”文中所涉史实多有矛盾,所以人们怀疑不一定是诸葛亮的作品。贼:指曹魏。蜀以继承汉的正统自居,所以称曹魏为贼。偏安:偏居于一个角落。指蜀汉当时偏居在四川一地。思惟:考虑。并日而食:两天才能吃到一天的饭。意思说行军艰苦,不能按时进食。非计:决策不正确。今贼适疲于西:指蜀建兴六年(228),诸葛亮出祁山伐魏。又务于东:指建兴六年曹休攻吴,被吴将陆逊大败于石亭,魏调军东下:乘劳:趁敌人疲劳的时候。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10),殆死潼关(11),然后伪定一时尔(12)。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13),四越巢湖不成(14),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15),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16)。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自臣到汉中(17),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18),突将无前(19);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20),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21),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22),而不及早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注释】 良、平:指张良和陈平。长策:长远之计,万全之计。刘繇:东汉末为扬州刺史。王朗:东汉末为会稽太守。二人都被孙策所败。坐大:自然强大。孙、吴:指春秋战国时的军事家孙膑、吴起。困于南阳:汉献帝建安二年(197),曹操讨伐张绣,绣袭击曹军,杀操长子昂,操身中流矢败走,收拾散兵,还住舞阳。舞阳县属南阳郡,郡治在宛(今河南南阳市)。险于乌巢:乌巢,今河南省延津县东南,官渡之战就发生在附近。当时,曹操大败袁绍前曾一度绝粮,故称“险”。危于祁连:不详。逼于黎阳:建安八年(203)春二月,曹操攻黎阳。五月,操还许昌,留将贾信屯黎阳。史书上未记载被逼事。黎阳,在今河南浚县境内。或说,曹操对吴蜀用兵时,袁谭据黎阳。兵逼其后。(10)几败北山:建安二十四年(219),曹操与刘备争夺汉中,操自长安出斜谷,运米北山下,被赵云所败。(11)殆死潼关:曹操与马超交战,曹操自潼关北渡河,马超率领步骑万余人来攻,矢下如雨,曹操几乎丧命。(12)伪定一时:意指曹操暂时取得了政权。蜀汉自居正统,所以称曹为“伪”。(13)五攻昌霸:建安四年(199),东海昌霸背叛曹操,归服刘备,曹操遣刘岱、王忠讨伐,不克。(14)四越巢湖:魏以合肥为重镇,合肥东南有巢湖,曹操与孙权曾多次在这里作战。(15)李服:《通鉴》胡三省注认为李服当是王服之误。王服曾与董承等共同谋杀曹操。(16)夏侯:指魏将夏侯渊。渊守汉中,在定军山被蜀将黄忠破杀。下文“夏侯授首”也指此事。(17)自臣到汉中:诸葛亮于蜀建兴五年(227)率军北驻汉中。(18)曲长屯将:军队中曲、屯的长官。曲,部曲,古代军队较小的编制。将军下有部,部下有曲,曲下有屯。(19)突将无前:冲锋在前的勇将。(20) (cónɡ)叟、青羌: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诸葛亮南征时得到了一批少数民族将领和部队。(21)事不可息:战事不能停息。(22)“住与行”句:住,指坐着等待敌人的进攻;行,指主动出击敌人。劳费,指消耗的人力物力。等,相等,一样。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料。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注释】 平:衡量,这里是“预测”的意思。“昔先帝”句:指建安十二年(207)刘备在当阳、长坂被曹操打败一事。拊(fǔ)手:拍手。形容得意之状。已:别本作“以”。东连吴、越:指建安十三年(208)孙刘联合大破曹兵于赤壁。西取巴蜀:指建安十九年(214)刘备打败刘璋夺取益州。吴更违盟:建安二十四年(219),孙权违背吴蜀盟约,趁关羽北攻襄城的间隙,派吕蒙袭荆州,杀关羽。秭(zǐ)归蹉跌:秭归,今湖北秭归县。蹉跌,跌跤。蜀章武元年(221),刘备伐吴,次年,被吴将陆逊大破于夷陵(在今湖北宜昌市东南),刘备逃到秭归,收残部回蜀。曹丕称帝:曹丕在黄初元年(220)废汉献帝,自称帝号。鞠躬:恭敬、谨慎的样子。尽力:一本作“尽瘁”。瘁(cuì),劳累。这两句为初任者常引用的表态语。意为我只有小心谨慎地献出全部力量,到死了然后才停止。
【译文】 先帝考虑到汉、贼不能两者并存,帝王的事业不能偏处在一个角落,所以把兴师讨贼的重任托付给我。凭先帝的英明,度量我的才能,本来知道我伐贼是才弱敌强的。然而不去伐贼,帝王的事业也会灭亡;坐等灭亡,就不如去伐贼。所以先帝毫不犹疑地把伐贼的任务托付给我。我自从接受先帝命令那天起,睡觉不安,吃饭无味,考虑到要北征,应该先平定南方,所以五月间渡过泸水,深入禾苗不生的荒凉地区,两天才吃上一天的饭。我并不是不爱惜自己,只是想到帝王的事业不能偏处在益州这个角落,所以冒着危险艰辛来执行先帝的遗意。可是议论的人说伐贼是不正确的决策。如今曹贼在西边正被打得疲惫不堪,又要在东方作战。兵法上说作战要趁敌人疲劳的时候,这正是前进讨贼的好时机。现在我把讨贼的事恭敬地陈述如下:
汉高帝的英明跟日月争光,谋臣深谋远虑,但是仍不免历艰险,受创伤,经过重重危难然后才安定天下。现在陛下赶不上高帝,谋臣不如张良、陈平,却想以长远之计来取得胜利,坐着平定天下。这是我不能理解的第一条。刘繇、王朗各自占据着一个州郡,在那里空谈安危计策,动不动引用古代圣人的话,疑心重重,畏首畏尾,今年不出兵,明年不打仗,使得孙策自然强大,于是并吞了江东。这是我不能理解的第二条。曹操的智慧计谋超群出众,他用兵作战,好像孙膑、吴起,可是他也曾在南阳被困,在乌巢遇险,在祁连遭难,在黎阳受逼,几乎败于北山,差点在潼关丧命,然后才取得了暂时的稳定。何况我才能弱小,却想用十全九稳的办法来平定天下。这是我不能理解的第三条。曹操五次攻打昌霸不能取胜,四次渡过巢湖与孙权交战不利,任用李服而李服图谋杀害他,委任夏侯渊镇守汉中而夏侯渊兵败身亡。先帝经常称赞曹操是个能人,还有这些失误,何况我才能低下,怎么能够必胜呢?这是我不能理解的第四条。自从我带兵到汉中,至今只有一周年的时间,可是已死亡了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大将以及曲长屯将七十多人,还有冲锋在前的勇士及叟、青羌的骑兵一千多人,这都是几十年间从四方召集来的精锐,不是益州一州所能有的。如果再过几年,将要减少三分之二,到那个时候再凭什么谋图伐敌呢?这是我不能理解的第五条。如今百姓穷困,兵士疲乏,但战事不能停息;战事不能停息,那么坐着等待敌人的进攻与主动出击敌人,两者所消耗的人力和物力是相等的,不及早图谋攻敌,想凭一州的地方,与贼长久相持。这是我不能理解的第六条。
- 如前文所指“采选”游戏最早的记载是房千里所描述的于唐文宗开成[图]
- 氾林地名 狌狌(xīnɡ)即猩猩氾林方圆有三百里在猩猩聚[图]
- 努力爱春华 莫忘欢乐时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这是一首赠别诗[图]
- 直正暗愚昧周馥的司马依次给客人斟酒裴遐正忙于下棋没有及时喝酒[图]
- 郑玄说“安无所倚言无所偏倚也故人人自以被德尤厚似偏颇者”[图]
- 崔科后起之秀目未见前辈典型然有一种天然韶令之致科亦顾影自怜矜[图]
- 绝圣弃智杜绝和抛弃聪明巧智圣睿智聪明《六十五章》曰“[图]
- 够得上树碑立传的人物当然为数不多丰碑巨碣铺叙详尽获得某位名公[图]
- 赤兔马哀嘶一声叹道“予尝闻‘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图]
- 再向东北三百里是座隅阳山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下有丰富[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