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本为儒家的传统诗教语出《礼记·经解》“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
此本为儒家的传统诗教,语出《礼记·经解》:“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这本来说的是《诗经》对人的教化作用。据汉儒分析,之所以能有此教化作用,正是因为《诗经》本身的风格乃是“哀而不伤,怨而不怒”,即使讽刺君王,也是“发乎情,止乎礼仪”,故而不失其温柔敦厚,后来被引申为诗歌创作的一个原则。如白居易发起的“新乐府运动”所提倡的诗歌创作便是以这样一种“怨而不怒”的风格。白居易本人所写的讽喻诗,正是“本之于温柔敦厚”,“上以补察时政,下以泄导人情”,虽然直刺统治者,却得到统治者的认可。在封建时代,因温柔敦厚的风格既能为统治者起到“谏言”的作用,同时又不过于尖锐,这种折中主义的做法因使统治者和文人之间找到了一个妥协点,所以长期影响着古代诗人的创作。同时,温柔敦厚也被用来指一种含蓄、委婉的艺术风格。
如何理解“知人论世”?
《孟子·万章下》言:“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对于孟子这句话的解释有两种,现代学者朱自清将其解释为孟子将“颂(诵)诗”“读书”“知人论世”作为三种并列使自己得到提高的方法。而另一种解释则认为是孟子将了解“其人”与“其世”作为理解其诗文的前提,即要理解一个人的诗文,首先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其时代背景。清代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言:“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进一步将“论世”与“知人”的重要性进行了排列,即“论世”第一,“知人”第二。这种以“知人论世”为理解诗文前提的观点对后世批评学家影响很大,已经成了文学批评的一个基本模式,历代学者都以考证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为文学批评的前提。
何谓“文以载道”?
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基本观念之一。最早提出这种说法的乃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其在《通书·文辞》中称:“文所有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这里将作文而不承载一定的道,比做没有任何目的的空车。其字面意思是写文章应该表达一定的思想,而实质的意思则是写文章应该表达儒家之道,即儒家的传统伦理道德。事实上,周敦颐并非最早提出这种观点的人,在宋代之前,便有人提出了“明道”“宗经”“征圣”等主张,只是周敦颐提出了“文以载道”这个更明确而响亮的口号。此后,随着理学成为宋代官学,“文以载道”便成了文章写作的普遍原则。人们认为,写文章时,“道”才是目的,文只是手段,作文的目的便是“载道”。人们一度将这个“道”理解得很狭隘,甚至排斥文章的艺术追求,视之为“玩文丧志”。不过多数时候,人们对于“道”的理解还是比较宽泛的,并非一定要局限于孔孟之道。总体上,“文以载道”与“诗言志”共同构成了古代文人诗文创作的基本观念。
- 如前文所指“采选”游戏最早的记载是房千里所描述的于唐文宗开成[图]
- 氾林地名 狌狌(xīnɡ)即猩猩氾林方圆有三百里在猩猩聚[图]
- 努力爱春华 莫忘欢乐时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这是一首赠别诗[图]
- 直正暗愚昧周馥的司马依次给客人斟酒裴遐正忙于下棋没有及时喝酒[图]
- 郑玄说“安无所倚言无所偏倚也故人人自以被德尤厚似偏颇者”[图]
- 崔科后起之秀目未见前辈典型然有一种天然韶令之致科亦顾影自怜矜[图]
- 绝圣弃智杜绝和抛弃聪明巧智圣睿智聪明《六十五章》曰“[图]
- 够得上树碑立传的人物当然为数不多丰碑巨碣铺叙详尽获得某位名公[图]
- 赤兔马哀嘶一声叹道“予尝闻‘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图]
- 再向东北三百里是座隅阳山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下有丰富[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