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 CHANG NEWS
当前位置:包头KTV招聘网 > 包头热点资讯 > 包头励志/美文 >  董安于一作“董阏于”春秋末期晋国人晋卿赵鞅的家臣宰予不免于田

董安于一作“董阏于”春秋末期晋国人晋卿赵鞅的家臣宰予不免于田

2022-06-25 00:49:43 发布 浏览 539 次

董安于:一作“董阏于”,春秋末期晋国人,晋卿赵鞅的家臣。

宰予不免于田常:宰予最终遭到田常的杀戮。宰予,一名“宰我”,孔子的学生,曾在齐国做临淄大夫。田常,即田成子,春秋末期齐国的大夫,后杀掉齐简公控制齐国政权。宰予因反对田常而被杀。

范雎(jū):字叔,战国时魏国人。早年在魏国时,曾受人陷害被打断肋骨,后逃到秦国,改名张禄,做了秦昭襄王的相,受封为“应侯”。

所以提出的办事原则虽然正确,君主不一定会听从;治国的道理虽然完美,君主不一定会采用。大王您如果认为这些话不可靠,轻则可以把这些话看作诋毁与诽谤,重则就会使说这些话的人遭祸处死。因此伍子胥善于谋划吴国却杀了他,孔子会游说人主却遭到匡人的围困,管仲确实贤能鲁君却将他囚禁起来。伍子胥、孔子、管仲这三位大夫难道没有才能吗?而是吴国、匡地和鲁国这三个国家的君主不明智。上古的商汤,是极圣明的君主;伊尹,是最明智的大臣。最明智的大臣向最圣明的君主陈述自己的治国主张,尚且说了七十次而不被接受,最后伊尹只好亲自操炊具去为商汤做厨师,通过亲近使商汤熟悉接受自己,商汤这时才知道伊尹贤能而使用他。因此说:以最明智的臣子去向最圣明的君主进言,这样的臣子也不一定会被接受,伊尹向商汤进言就是如此;以明智的大臣向愚昧的君主进言一定不会被采纳,周文王向商纣王进言就是如此。所以周文王向商纣王进言商纣王却将他囚禁起来;翼侯被纣王烤死;鬼侯被纣王制成了干肉;比干被纣王剖了心;梅伯被纣王剁成了肉酱;管仲被鲁庄公捆绑;而曹羁逃奔到了陈国;百里奚在齐国沿路乞食;傅说做奴隶时被多次转卖;孙膑在魏国被挖掉了膝盖骨;吴起在岸门抹眼泪,痛哭西河之地将要成为秦国的领土,他自己最后在楚国被肢解;公叔痤向魏惠王推荐杰出的人才反被认为是说胡话,商鞅则逃到了秦国;关龙逄向夏桀进谏而被斩首;苌弘向周王进谏遭到裂腹剖肠;尹子被关进了牢狱;司马子期被杀抛尸江上;田明受到了分尸的酷刑;宓子贱、西门豹不与人争斗却被他人所杀;董安于被逼自杀而后又陈尸街市示众;宰予最终遭到田常的杀戮;范雎在魏国遭到陷害被打折了肋骨。这十几位士人,都是当时社会的仁厚贤德忠良有本领的人,不幸遇上了荒谬昏乱的君主而死。这就说明了即使是贤能明智之士也不能逃避死亡,躲开受刑凌辱,这是什么原因呢?是昏庸的君主难以劝谏,所以有道的君子难以进言。况且恳切合理的意见逆耳而不顺心,如果不是圣贤之君是听不进去的,我希望大王您对此深思熟虑。

主 道

主道,就是为君之道。

文章继承黄老学派的思想,批判地改造了道家学说,将道家虚静无为的哲学思想运用到政治生活中去,作为君主治国用人的基本原则。

文章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论述“明君守始以知万物之源,治纪以知善败之端”,君主应保持虚静无为,遇事不表露自己的欲望和成见,使臣下无法探测君主的心意,以杜绝他们窥测君意、窃国篡权的企图;第二个层次是根据“道在不可见,用在不可知;虚静无事,以暗见疵”的原则,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借助形名参验之术来督责臣下,验证其言行、事功是否相符;第三个层次是强调君主依据验证的结果,严行赏罚。臣下确实有功,“虽疏贱必赏”,确实有过,“虽近爱必诛”,使运用形名参验之术的结果落到实处。

本篇用韵文写成,句式整齐而凝练,别具一格。

您可能感兴趣

首页
发布
会员